咨询服务热线

钟老师:18079606663立即联系

理论学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科学社会主义新境界

2020-10-19 16:03:36
来源:超级管理员
点击数:4926 | 【大】【中】【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新境界,这是一个重大命题,需要从大历史观上加以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从大历史观看,这个重大命题回答了以下两大历史性课题,所以,我们可以自信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新境界。
一、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完全能够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后,能否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在相当长时期里是一个具有重大争论的历史性课题。也许有人认为,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是已回答了这个课题了吗?实际情况远比这个复杂,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对这个重大课题的论争正是由此开始的。
我们且不说十月革命胜利和苏维埃政权诞生,引起资本主义世界的恐慌,他们在短期内纠集了十几个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进攻苏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就有以考茨基为代表的机会主义者对十月革命胜利和诞生的苏维埃政权进行恶毒攻击。俄国国内也有这样的人。他们说俄国十月革命就像孕妇在疯狂跳跃后生下的“早产儿”,肯定活不长。更有甚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列宁为首的极少数阴谋家“密谋搞的政变”,他们恶毒攻击苏维埃政权是专制政权,还有人诅咒苏维埃政权长不了,等等。
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不惧怕这些攻击和污蔑,而且彻底驳斥了机会主义者在十月革命问题上的谬论。列宁于1923年口授的《论我国革命》是这时期论战的代表作。此前,列宁曾经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论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例外”,往往是对事物发展规律性的补充,所以规律性和“例外”都属于事物发展规律范畴。因此,列宁认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看似是一种“例外”,实际上这并不违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76页、777页)。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诞生,以及此后新中国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的封锁并且取得朝鲜战争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等,再次有力地佐证了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取得胜利后,完全能够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1956年,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后发表的重要文章《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把自己所干的事业看成是伟大的十月革命的继续。”新中国的人民政权建立后,我们也遭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囯内外反动派也预言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政权长不了。蒋介石曾放话,中共根本无法收拾这留下的烂摊子。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国务院的白皮书中也断言,中共解决不了中国老百姓吃饭问题,这个政权迟早要垮台。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回答是“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9页、1512页)。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新中国打下的基础上,经过1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了10多亿人的温饱问题,各方面事业都有了明显进展,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以显现。正如邓小平指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最近十年的发展,我们的实力增强了,中国是垮不了的,而且还要更加发展起来。这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7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多种复杂原因,先是发生东欧剧变,后是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了严重挫折。关于社会主义的命运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革命胜利后,能否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的论争再起。今天回过头看这次论争,可以看出有这两个特点:一是西方反共反马克思主义势力集中攻击十月革命,他们认为十月革命是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变局的“原罪”,苏东执政党的垮台是必然的;二是把主要矛头直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时唱衰中国的论调在国际上不绝于耳,还出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等论调。这就提出了这两个尖锐问题:一是如何认识苏东社会主义的挫折;二是怎么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处变不惊,顶住了巨大冲击。我们党在全面分析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指出:苏联东欧的失败,绝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恰恰相反,是苏联东欧共产党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产生的恶果。党的十四大就是在苏东剧变不久后的背景下召开的,十四大强调指出:“任何新兴社会制度的产生、巩固和发展,必然是充满牺牲奋斗,交织着成功和失败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坚信:“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社会制度,它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定信念和远见卓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4 0 多年来,不论怎么改革开放,不论怎么发展,我们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中就包括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等。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内容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1页)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它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来概括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这是非常恰切的。“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725页)
综上所述,从大历史观看:历史总是按照自己的逻辑向前演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表明,社会主义没有灭亡,也不会灭亡。这再次有力佐证了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取得胜利后,完全能够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习近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18年1月6日,第1版)阐述至此,我们对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两委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引用邓小平的这段论述,一定有更深的体会。“我们中国要用本世纪末期的二十年,再加上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共七十年的时间,努力向世界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我们要用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实践,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让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认识到,社会主义确实比资本主义好。”(《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255页)
二、全面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进行艰辛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个新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那如何理解“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这个新思想的核心内容呢?这里讲的“八个明确”就是指十九大从八个方面阐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重要内容: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这“八个明确”凝练地阐述了这个新思想的最重要内容,其中的每一个“明确”,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精神的,包含着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和发展以“八个明确”为基本内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里讲的“十四个坚持”就是指十九大从十四个方面概括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十四个坚持”是在总结十八大以来历史性的成就和变革基础上对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的新概括。十九大前,党的文献是提“五基本”(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十九大后,党的文献是提“三基本”(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这是因为基本方略内涵覆盖了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我们完全可以说: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切实贯彻执行这“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
综上所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时代课题上看,它全面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规律上看,它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一方面是“全面回答”,另一方面“深化认识”,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关于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列宁有短暂的领导执政党的实践经验,苏联共产党在实践中也积累了重要经验,但是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无法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苏共实践中找到现成答案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推进社会革命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等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党的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把我们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概括为9条。
关于深化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实践中较早地认识到搞社会主义建设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我们成功开辟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党深化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大成果,并把这些内容写进了现行党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结这几年历史性的成就和变革的基础上,我们党又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党的十九大阐述了新思想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等10个基本问题,内容覆盖经济、政治等17个方面,其中大多数内容都属于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范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新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关于深化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既相适应又相矛盾,二者相互作用并推动社会历史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社会主义最终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规律。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从大历史观上论述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史,阐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指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从而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为人类谋发展,为世界谋和平为己任,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性地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时代之问,为推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新思想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可以清楚地看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一点不容置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这一点也不容置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求是》2019年第7期,第8页)党的十九大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我们坚信在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宏伟实践中,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作者系中央党校〔囯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
  • 咨询热线

    钱老师 18079611118


  • 咨询热线刘老师 18079606668
  • 咨询热线钟老师 18079606663
  • 江西省井冈山市梨坪
  • 联系电话0796-8970353
  • 商务合作zxjgsgbxy@163.com
  •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中信井冈山培训中心 版权所有 赣ICP备19010548号 赣公网安备360881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