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

钟老师:18079606663立即联系

理论学习

初心砥柱天地间——谈坚持人民至上

2022-11-23 09:04:33
来源:超级管理员
点击数:1171 | 【大】【中】【小】

2022年11月23日15:5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

编者按

理论的先进,是最彻底的先进;思想的主动,是最大的主动。回望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注目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聆听“站起来”的历史回响、倾听“富起来”的春天故事、谛听“强起来”的时代脉搏,一个重大论断穿越时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坚持”既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也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从今日起,本报陆续推出“‘六个坚持’谱新篇”系列谈,与广大党员干部一道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更好地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首都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的东侧,一处红色地标熠熠生辉,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在这里巍然矗立。展览馆西侧广场上,耸立着五组雕塑。一面火红的《旗帜》,代表着方向;四组汉白玉雕塑,分别命名为《信仰》《伟业》《攻坚》和《追梦》,展现着百年来党和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奋勇前进的奋斗历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六个坚持”,集中概括和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六个坚持”中,“坚持人民至上”置于首位,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人民性。真正彻底的理论一定是人民的理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深刻体会“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根本性意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根本价值取向。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外出考察来到陕西延安,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这是对我们党人民情怀的坚定宣示,照见的是党的性质宗旨,诠释的是党的使命担当。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源于马克思的人民观。1835年秋,中学时代的马克思写了一篇名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短文。在文章最后,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当时,马克思和他的同学面临着毕业、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的职业选择。有的人羡慕现世的功名利禄;有的人渴求来世的永恒救赎;有的人追求远离实际的精神享乐。与众不同的是,马克思把为人类求解放,视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在漫长的斗争实践与理论研究中,他矢志不渝,始终忠实于青年时代的誓言。坚持人民至上,由此成为马克思主义最深刻、最本质的精神基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始终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生活的19世纪欧洲发生着贫困与富裕的两极分化、高尚与堕落的双重积累。广大人民群众遭受着日益加剧的物质贫困与精神匮乏。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直接把底层劳动者遭遇不幸的根源,判定为社会对底层劳动者的“谋杀”。当时,许多人也关注到了这样的事实,但正因如此,很难相信有如此遭遇的人民群众拥有独立自主变革现代社会、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与这些人相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这一观点不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更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为工人阶级革命与全人类的解放找到了根据、鼓舞了斗志、指明了方向。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高呼,“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相信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奋斗下,人类解放必须实现,也必然能够实现。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无可置疑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超越性,也正日益彰显出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强大真理力量。

党的理论来自人民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它体现着人民的美好愿望、反映着人民的现实诉求、凝聚着人民的热切期盼,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客观现实依据。1978年夏秋之际,安徽省遭遇严重旱灾,秋种面临困难,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和农民冲破旧体制限制,开始包干到组、包产到户。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风险,在包干合同书上按下手印并承诺:“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生动再现了这段历史。这18户农民按下手印时,心中十分忐忑。因为,他们一方面渴望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境遇,一方面不确定这种行为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害怕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后来,历史逐步证明,这种冒着“巨大风险”的开拓性尝试,符合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般趋势,激活了沉睡多年的乡村,深化了党和政府对农村改革、经济发展乃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成熟,提供了客观依据。

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主观价值引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世纪50年代后期,每个家庭都渴望拥有“四大件”,即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也被人们戏称“三转一响”。到了90年代,“四大件”变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到了本世纪,人人渴望的“四大件”再次“翻新”,变成了手机、电脑、汽车、住房。社会生产力水平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得到巨大提升,推动人全面发展,而非单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逐步成为党的工作重点。这种转变,不仅是具体政策层面,更是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果说,1978年小岗村18户农民对旧体制的突破,或特殊历史条件下人民的某个创造性实践活动,更多的是在客观政策层面推动党的理论创新,那么,当我们立足更长的历史时间轴,便容易发现,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整体,其实也在主观价值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党的理论创新的基本价值指向。

党的理论为了人民

古人云,“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党的理论是为人民服务的,始终把为了人民、造福人民当作自己的根本目的,推动并引领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

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实现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党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本质上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民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理论创新的路径和目的。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而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必须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深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生活化。青年时代的艾思奇把自己的文章汇编成《哲学讲话》出版,后来改为《大众哲学》的书名再版。这部著作以简洁晓畅的语言和文笔,浅显而生动的事例,把抽象的哲学理论直观呈现给广大人民群众。例如,以“雷峰塔的倒塌”为例阐释质量互变规律;以“无风不起浪”为例阐释事物之间的普遍有机联系。《大众哲学》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开通俗哲学写作之一代风气,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今天,时代已发生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也已得到巨大发展,不过要想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仍旧需要认真对待《大众哲学》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念,使党的理论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不断激发中国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理论掌握群众的目的,是使群众应用并创新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实现理论贴近群众,更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意愿、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实现群众对理论的自觉践行。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认真了解贫困群众的现实境遇,倾听贫困群众的所思所想,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精准扶贫符合了人民的利益,满足了人民的需要,发挥了人民的创造,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广西百坭村的第一书记黄文秀,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以身殉职,年仅30岁;重庆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历时七年在绝壁上凿出“绝壁天路”,带领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云南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拖着病体坚守三尺讲台,让革命精神、爱国情操、红色基因融入孩子们的血液,代代相传。这样的时代楷模还有很多。他们是伟大中国精神的时代写照,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强大意志的生动体现,是党的理论的凝聚力与感召力的历史表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人民消灭了绝对贫困,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为全人类的减贫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咨询热线

    钱老师 18079611118


  • 咨询热线刘老师 18079606668
  • 咨询热线钟老师 18079606663
  • 江西省井冈山市梨坪
  • 联系电话0796-8970353
  • 商务合作zxjgsgbxy@163.com
  •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中信井冈山培训中心 版权所有 赣ICP备19010548号 赣公网安备360881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