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到中国式现代化特征时特别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70多年前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看作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在他们的许多著作中从各个不同方面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了分析。
应当说,马克思主义是严整科学性与崇高价值性的统一。其科学性在于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价值性在于高扬人的主体地位,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崇高价值目标。这二者缺少一个都不能构成马克思主义。不了解其科学性而只讲其价值性,就容易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般的人道主义;只讲其科学性而不讲其价值性又很容易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决定论。
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最基本的就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列宁指出,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战胜资本主义,就是因为“社会主义能创造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极大地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列宁强调,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以此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他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十分重视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他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特别是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发展文艺事业的“双百”方针。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推进“两个文明”建设思想。他强调,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推进“两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正是在“两个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在经济和文化基础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奇迹,中国的综合国力以及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